
龚星 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004至2011年在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获得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2015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和比利时核能研究中心(SCK CEN)获得博士学位,期间从事欧盟加速器驱动液态铅铋冷却核嬗变快中子反应堆(MYRRHA堆)结构材料的液态金属腐蚀与脆化机理、以及铅铋溶解氧测控、力学和腐蚀实验技术研究,随后留在SCK CEN担任Scientific Collaborator,从事欧盟核电站延寿技术和铅铋材料性能退化行为研究。2016年4月进入中广核研究院从事事故容错核燃料研究。2018年3月入职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先进核能系统结构材料与液态金属冷却工质的相容性评价以及材料性能退化机理、溶解氧测控技术、铅铋工艺技术等方面研究,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Corrosion Science、Scripta Materialia、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和Mechanics of Material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以及多项核电集团的合作项目,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另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