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40周年院庆“名校名师名企”学术活动周之际,来自西班牙的资深核能专家、高级工程师Francisco Bernal Martínez于6月27日下午在我校中国核能与安全高等研究院致真楼1112会议室,带来了一场题为《西班牙的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及相关设施拆除技术》的专题报告。报告由陈思娟助理教授主持,并由韩晓梅博士提供专业同声传译,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报告伊始,Bernal Martínez详细介绍了西班牙作为全球核电退役领域标杆国家的独特经验。他强调,尽管西班牙的核电总装机容量不算庞大(约8GW),但凭借卓越的工程技术和高效管理,其人均核电装机容量(约166兆瓦/百万居民)位居世界前列,核电在全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20%。西班牙自1964年首座核电站建成以来,积极引入了多种技术路线,包括压水堆(PWR)、沸水堆(BWR)和气冷堆(GCR),并整合了不同国际厂商的技术,仅通过10座反应堆的运营,便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技术适配与安全管理经验,为其在废物处理与拆除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石。
在此基础上,Bernal Martínez重点分享了西班牙在全球核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拆除实践方面的开创性成就。他详细介绍了多个标志性案例:成功完成全球首座压水堆——José Cabrera (Zorita) 核电站的“绿地化”拆除(即厂址完全恢复至可重新利用状态);此外,西班牙还积累了气冷堆(Vandellós 1)、实验堆(JEN-1)、沸水堆(Garoña)等多种堆型的成熟拆除经验,并建立起从工程前期准备(如Almaraz 1机组)到最终场地恢复的全链条技术和管理体系。
Bernal Martínez进一步展望了放射性废物处理与设施拆除领域的广阔前景。他指出,全球范围内440多座在运核电机组正逐步进入退役周期,由此将催生规模庞大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及相关设施/设备拆除市场。中国作为核电发展的新兴大国,未来的核电退役需求潜力巨大。西班牙在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高效设备结构拆解技术以及严格的土壤修复标准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借鉴,对于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潜在合作机会。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西班牙在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与相关设施拆除领域的技术细节、监管框架、成本控制及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等议题,与Bernal Martínez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探讨。此次报告会作为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国际前沿的核废处理与拆除技术知识,也拓宽了国际视野,有效促进了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将持续通过“名校名师名企”学术活动,汇聚前沿智慧,助力师生探索科技发展前沿。